记者认证查验: 身份证号码:

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 > 艺术写真

影楼古装摄影的方式

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 

影楼古装摄影的方式

 

      服饰特点反映民族及时代特点  图文  白辰

 

历史的沉淀是一个诗话的过程!魏晋南北朝时期,大袖翩翩的衫子成为一时的风尚。中晚唐时期,这种特点更加明显,大袖衫裙样式为大袖、对襟,佩以长裙、披帛。一般妇女服装,袖宽往往四尺以上,唐代贵族妇女,头簪特大花朵,身穿透明纱衣,纱衣的里面不穿内衣,仅以轻纱蔽体,这是一种大胆的装束,从中也反映出当时妇女的思想开放。而白居易的《霓裳羽衣舞歌》中又有虹裳霞帔步摇冠的诗词盛赞明代霞帔。清代满族妇女给人的感觉比以往的历代妇女都修长。这是借助于服饰而给人的感觉。满族妇女梳旗髻要比汉族妇女的发式高出五至六寸;满族妇女穿的花盆底旗鞋,也比普通女鞋高出二至三寸,有的甚至四、五寸。这样两者加起来就要高出一尺左右。加上满族妇女所穿的服装,多以长袍为主,长袍的下摆多垂至地面,掩住旗鞋,更显出修长的身姿。这些服饰的不同特点,也反映了每个民族的不同特点!

 

         色彩及图案的构成

 

在影楼摄影中,我们一般拍摄时色彩的构成多用中国红,象牙白,宝石蓝,黄是常用的基本色!从色彩的感情上理解,红色一直是吉祥和喜庆的代名词。五行学说将青、红、黑、白、黄这五种颜色被视为正色,并以黄为贵,定为天子朝服的色泽。后来又认为天子统一的象征。黄色,最后就成为了高贵的象征。

在拍摄中,我们需要注意色彩之间的搭配,无论和谐与互补,都是要为主题服务的。比如在拍摄新人拜堂的情节时,我们就可以大胆的选择红色,红色的背景,红色的服饰,红色的道具(红蜡烛、红绣球、红盖头等)来烘托喜庆和吉祥;在拍摄闺房里或者梳妆台前的情节时,就可以多用黄色、粉色,营造温馨、浪漫的情调;在有太师椅、八仙桌的厅堂里拍摄时则可以穿深蓝色、深褐色的服饰以表现庄重和礼仪。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

用来表现古装所常用的图案有牡丹,菊花,松,竹,梅,龙,凤等吉祥的代表物。比如牡丹雍容而富贵,菊花高贵而清雅,松不畏严寒,竹高风亮洁等。不同的花语也有不同的使用,比如在客厅可以悬挂松、竹等隐喻不落世俗表现品节的字画;在书房可以以菊、梅喻其傲志;在绣房则可以用牡丹、兰花表其尊贵脱俗之美。

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   丰富的妆面造型

 

在妆面造型上,不同朝代不同身份也有不同的发型及头饰!如唐代妇女的化妆顺序大致如次:一敷铅粉;二抹敷脂;三涂鹅黄;四画黛眉;五点口脂;六描面靥;七贴花钿。古时妇女常将原来的眉毛剃去,然后用一种以烧焦的柳条或矿石制成的青黑色颜料画上各种形状,名叫“黛眉”。唐代妇女黛眉名目甚多,从细而长的“蛾眉”到宽二阔的“广眉”,应有尽有。所谓“花钿”是两眉之间的装饰。据说在南北朝时,一日,寿阳公主卧殿檐下,一朵梅花正落其额上,染成颜色,拂之不去。宫女见之奇异,乃争相效仿。到了唐代,花钿除了用颜色染绘之外,还有用金属制造者。至于面靥,是因为有个贵妇,面颊上有块斑痕,特点此作为掩饰,众人觉其妍丽,便竞而效之,遂成一时风气。唐代妇女发式有半翻髻、反挽髻、乐游髻、愁来髻、百合髻、蹄顺髻、盘桓髻、变环望仙髻及各种鬟式等。大体看来,隋代发式比较简单,变化较少,一般为平顶式,将发层层堆上,如帽子状。唐代初期仍有梳这种发式的,只是顶部不如隋代那样平整,已有高耸趋势,大多作成云朵型。到太宗时,发髻渐高,形式也日益丰富。

     清代妇女发饰,分为满汉二式。初期还保留各自的原有形制,后在相互影响之下,都有明显的变化,而且各地风俗也不一样。汉族妇女的发式,在清代中叶模仿满族宫女发式,以高髻为尚。以后还流行过平髻、圆髻、如意髻等样式。清末,崇尚梳辫,初在少女中流行,以后逐渐普及。满族妇女发式,大多以为钿子为饰。钿子以铁丝为骨,也有用藤丝的,外面裱以黑纱,上面饰有翠翟。普通满族妇女,多为“叉子头”式,也称“两把头”、“把儿头”的。后来,受汉族影响,一般都将发髻梳成扁平的形状,俗称“一字头”。到了清末,这种发髻越来越高,逐渐变成“牌楼式”的固定装饰,只需套在头上,再加一点花朵即可,名为“大拉翅”。不了解一个朝代的人文历史及生活特征,是无法做出符合历史要求的造型的。